西安“光伏+”项目推进:破解资源约束 注入绿色动能
来源:纵横光伏 | 作者:三秦光伏网 | 发布时间 :2025-09-09 | 9 次浏览: | 分享到:

截至2025年7月,西安市16个“光伏+”试点村已全部建成并网,首批45个村的项目也完成并网投运。从长安区魏寨村的首个试点,到鄠邑区、周至县、高陵区等多地铺开,“光伏+”项目正通过能源结构调整、增收渠道拓展等方式,为乡村发展及民生改善提供支撑。

1、自然条件借力:闲置资源转化为增收载体

西安光照时间较长,具备发展光伏产业的自然基础。此前,部分缺乏特色产业的村庄依赖传统农业,村民收入来源单一。以长安区魏寨村为例,该村曾因无优势产业制约发展,在了解到“光伏+”乡村振兴项目后主动报名参与。

为推动项目落地,西安市将“光伏+”整村推进模式纳入年度重点“为民实事”,市级相关部门通过前期调研制定工作方案,并于2025年3月底启动首批项目建设。同时,积极对接省能源局、国网西安供电公司及金融机构,争取政策与资源支持。针对初期部分村民的顾虑,村干部通过政策讲解、经济账核算及组织试点村实地参观等方式,逐步消除村民担忧。

目前,魏寨村作为西安首个农村分布式光伏试点村,已为27户村民安装光伏设备,其中19户实现并网,总规划装机容量1.64兆瓦。鄠邑区怀道村采用“光伏+热泵”模式,解决村民冬季取暖成本高问题;周至县殿镇村建设光伏车棚,兼顾停车与发电增收功能,多地通过“光伏+”模式实现闲置资源的经济价值转化。

2、全链条保障:模式创新与监管并行

在运营模式上,西安创新采用“村集体自营”模式,由村集体经济合作社全资成立新能源公司作为项目投资主体,利用村民屋顶及集体场地建设电站,发电全额上网获取收益,确保收益最大程度留存村内。隆基绿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为乡村定制的光伏板转换效率达22.4%,且具备美观、透光、防雨、防积尘等特性。以魏寨村为例,按西安年均光照1200小时计算,单户年发电量约4.57万度,30年年均收益约6306元,村集体30年年均收益约6.5万元。

此外,项目为农户免费提供3P或5P空气热源泵,节省上万元初装成本,且冬季取暖电费由电站盈利全额覆盖。在资金监管方面,西安建立全过程监管机制,政府按项目总投资10%给予村集体建设补助,资金使用全程透明,项目验收吸纳多部门参与。截至2025年7月,已拨付市级补助资金828.4万元,项目运行及收益情况符合预期。

3、梯度推进:从试点示范到全域拓展

周至县殿镇村作为西安市“千万工程”和美光暖示范项目首批试点村,由村集体成立的西安村盛光伏能源有限公司统一投资建设,村民无需出资即可共享30年发电分红收益,目前该村搬迁新村屋顶及光伏车棚已形成“和美乡村+绿色能源”的发展格局。

当前,西安“光伏+”项目已形成可复制、可推广的经验。下一步,该市计划在省相关实施细则出台前,从存量项目中遴选第二批建设村名单,提前对接建设意愿并摸清规模;待省政策明确后,在保障质量的前提下合理降低建设成本、确定收益比例,争取更多政策支持推进后续项目建设。

从16个试点村到首批45个村的并网投运,西安“光伏+”项目正以梯度推进的“滚雪球”式发展,持续将绿色能源优势转化为乡村发展动力,进一步拓宽村民增收渠道,提升民生保障水平。


免责声明:凡本网注明"来源:三秦光伏网"的作品,均为本站原创,转载请注明“来源:三秦光伏网”!凡本网注明“来源:XXX(非三秦光伏网”的作品,均转载自其它媒体和互联网,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,内容仅供参考、【三秦光伏网不保证信息的准确性、有效性、及时性和完整性、用户在使用时应自行承担风险

如用户发现网站上有侵犯其知识产权的作品,请及时与【三秦光伏网】联系,我们将及时修改或删除。

联系方式:

-电话:[18992227559]

-邮箱:[md@sxdbd.com]