万山区以“光伏+”创新模式为抓手,将绿色能源开发与民生需求、集体经济发展深度融合,走出了一条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同频共振的振兴之路,让清洁能源真正成为点亮乡村新生活的“金钥匙”。
在敖寨乡瓮背村的篮球场上,一片崭新的光伏顶棚格外亮眼。这个由贵州电网有限责任公司铜仁万山供电局投资43.5万元援建的项目,铺设了600平方米太阳能电池板,每年可输出约15万千瓦时清洁电能。电能全额售予供电局后,每年能为村集体经济带来近4万元稳定收入,实现了“发电即增收”的可持续模式。
“这项目是真的好,一地能当两地用!”瓮背村党支部副书记杨昌喜笑着说,发电能壮大集体经济,让村民分红利,光伏板还能给球场遮阳挡雨,大家休闲更舒心。“以前没球场,晚上大家都待在家里。现在好了,年轻人打球,我们老人散步下棋,加了光伏顶棚后,刮风下雨都能玩,村里设施比以前好太多了。”村民刘秀菊说。
而在鱼塘乡大龙村,光伏项目则以“分散式”布局激活了“沉睡资源”。2024年9月,河南超拓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看中万山丰富的风光资源,以租用农户闲置屋顶的方式,在不占用耕地的前提下铺设光伏板,大幅降低了发电成本。截至目前,鱼塘乡已建成光伏项目314个,预计年发电量达970万千瓦时,且全部由万山供电局回收并网。
“现在第二批光伏分布项目还在建设中,预计2个月后可以投产,到时候能进一步促进能源生产。”鱼塘乡大龙村村党支部书记、村委会主任聂胜勇介绍道。
目前,万山区共有光伏板项目545个,其中已投产532个,在建13个,预计可产生电能1400万千瓦时。通过这种“光伏+民生”的创新模式,既为区域能源结构绿色转型注入新动能,又为村集体经济增收、村民生活品质提升打开了新空间,真正实现了“生态得保护、集体得收益、村民得实惠”的三重效益,让乡村振兴的道路越走越宽广。(万山区融媒体 陈佳睿、刘丽颖/实习)
免责声明:凡本网注明"来源:三秦光伏网"的作品,均为本站原创,转载请注明“来源:三秦光伏网”!凡本网注明“来源:XXX(非三秦光伏网)”的作品,均转载自其它媒体和互联网,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,内容仅供参考、【三秦光伏网】不保证信息的准确性、有效性、及时性和完整性、用户在使用时应自行承担风险。
如用户发现网站上有侵犯其知识产权的作品,请及时与【三秦光伏网】联系,我们将及时修改或删除。
联系方式:
-电话:[18992227559]
-邮箱:[md@sxdbd.com]